新南川奋斗者︱他们,让古村吐出新韵
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,带动土特产就地销售30多万元、农家乐收入150余万元……从2022年到现在,德隆镇陶坪村依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、人文资源,依靠“天壶”“地缝”“海螺沟”和“洞砦”等奇特的风景,实现了从只闻鸡鸣犬吠到而今游客如织,从寂寂无名的偏僻村落,到耳熟能详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蝶变。
陶坪洞砦——海螺沟。受访者供图
这样的变化离不开“陶坪人家”志愿服务队。去年,该团队荣获“感动南川人物”称号。
“陶坪人家”志愿服务队由两部分组成,一部分是早期的10人“探索队”,另一部分是由当地村民组成的后期“热血青年群”。2022年6月,两者合二为一,统称为“陶坪人家”志愿服务队。
早期10人“探索队”成员中,有资深驴友、摄影爱好者和媒体从业者,大家齐心协力各展所长,经历无数次跋山涉水探索出当地有特色的景点。起初,他们陆续加入该探索队,既有爱好驱使,也有乡村发展情怀使然。
探索队探索到当地几十个洞砦,还发现了隐藏在山里的奇特景观。通讯员 陆清华 摄
陈渊是探索队成员之一,喜欢探索历史文化遗迹。他说,当他第一次去陶坪发现当地有洞砦文化,内心十分激动,也正是凭着初见陶坪便心生欢喜的情怀和自身爱好,他才开始了这场探索之旅。成员之一的陆清华则说,作为摄影和诗歌爱好者,他在探索陶坪村独特自然景色的过程中可以寻获创作灵感。
彼此感动,互相坚守
陶坪村属于“两山夹一沟”地形,地理位置偏远,交通不便。该村正式“火”起来之前,当地年轻人普遍外流,只剩下少部分老年人坚守在沉寂的老家。
云雾中的陶坪村。通讯员 赵志 摄
“当我们了解到探索队成员自己出钱出力挖掘这里有价值的旅游资源,奉献自己的力量,他们这种精神让人很感动。”村民韦猛说,作为陶坪人的他们这个时候也应该有所行动,于是组织家乡人成立“热血青年群”,大家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。村民自发进入山里开路,风雨无阻;漂泊在外游子闻讯也纷纷行动起来,捐款建设景点步道。
志愿者和陶坪村村民一起上山开路。受访者供图
“感谢探索队,他们不是陶坪人,却胜似陶坪人。”村民梁院乘着乡村振兴的“东风”,在老家陶坪开起了农家乐。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,他免费为家乡制作景点广告牌和指路牌,并带领游客游览参观。
在大家的互相帮助和感动中,陶坪乡村振兴的道路被慢慢开拓,一切顺其自然,水到渠成。
洞砦依山而建,隐于悬崖峭壁之上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探索队成员需借助专业的攀岩工具一路向上攀爬。
探索队成员攀岩而上。符全喜 摄
陈渊说,是情怀和意志让他们战胜了这一路以来的诸多困难,当然还有村民“自发加入”的行为,让他们备受鼓舞。
探索的过程虽然告一段落,但他们始终“心向陶坪”。
陈渊说,他会继续为陶坪乡村旅游的规划和宣传提供文字和图片资料。陆清华说,他希望“陶坪人家”志愿服务队身上的精神可以辐射到更多村镇和团体,一起为乡村振兴赋能。韦猛说,获评“感动南川人物”称号后,感觉身上责任更大,压力更重。
因为这个背后的故事,沉寂的陶坪村“活”了起来:农产品有销路了,乡村道路拓宽了,新房子盖起来了,在外的游子重回家乡了……
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,志愿队成员免费为家乡制作景点广告牌和指路牌。受访者供图
据介绍,德隆镇今年将把通往陶坪村的道路拓宽,把通往各景点的步道修好,完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;引进“秘境陶坪”定向探秘公园,开展野外求生能力培养,提升游客参与性互动性体验;进一步提升接待服务能力,引导当地有实力的村民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来团队,培育3家以上相对高标准的农家乐或民宿,满足游客吃住需求;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完善当地配套设施,改善生活环境。
全市唯一“好”等次!为南川鼓掌!
微访谈︱工业园区:全力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
安全提醒︱春雨绵绵,这些隐藏危险要小心!
内容:南川融媒体中心
见习记者:王婷婷
编辑:汪叙含
责任编辑:金大洪
值班总编:邓伟
总编辑:李如军
法律顾问:重庆百哲千行律师事务所
声明:本公众号内容注明原创内容,系南川发布原创作品,版权归南川发布所有。若要转载,请在后台留言发起授权申请,获得明确授权认证之后,方可转载发布。否则视为侵犯版权。